你们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制定《安徽省城市泊车管理条例》的建议收悉。经研究办理,现答复如下:
我省高度重视城市停车管理工作,在2019年实施停车场建设三年行动后,于2022年开展了“便民停车行动”,并将其纳入全省“暖民心行动”,全力推进落实,计划自2022年至2025年底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83万个以上,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0万个以上。截至2025年5月底,已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65.49万个,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7.97万个。
一是合理设置路内停车泊位。落实安徽省《便民停车行动方案》要求,重点围绕医院、学校、老旧小区等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区域挖潜增效,计划至2025年底新增路内泊位1万个以上。秉持“综合治理、部门联动”理念,先后组织开展2024年便民停车“暖民心行动季”、2025年深化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行动等,组织各地公安、住建、发改等相关部门,统筹考虑城市功能布局、道路等双赢彩票在线购彩 双赢彩票平台级、交通流量特征等因素,按照“一路一策、一位一研”的原则,科学施划并动态调整路内停车泊位,力求精准匹配实际需求。
二是精细配置路内停车资源。严格执行安徽省《便民停车行动方案》关于“动态调整路内泊位”的要求,指导各地结合实际,因地制宜优化泊位使用管理,推动路内停车资源高效流转与精准供给。如,合肥市修订《合肥市市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奖补资金管理办法》,明确规定新建公共停车场投入使用后,同步取消周边200米范围内路内泊位,推动“还路于行”。亳州市积极盘活桥下空间、城市边角地等闲置资源,增设限时免费停车泊位,有效覆盖老城区重点路段停车需求;同时,在校园周边推行“错峰停车”模式,设置接送学生专用限时免费泊位,既方便家长接送又减少对交通的影响。
三是强化重点区域违停执法。针对商圈、学校、老旧小区周边等违法停车易发、多发的重点路段,持续加大路面巡查检查力度。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,对违法停车行为以提醒、纠正、劝离为主,同时严格落实《查处机动车违法停车操作规程(试行)》要求,对拒不驶离或严重影响交通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,严格规范执法行为,确保道路通行安全有序。
一是有序推进立体停车场建设。修订《安徽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》,将老旧小区停车场设置纳入《导则》停车专篇,要求在符合规划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,结合老旧小区道路和空间条件,因地制宜设置平行式、垂直式或斜列式停车位,并鼓励采用地面和立体停车相结合的方式,满足居民停车需求。同时,重点加强老城区、学校、医院、商超、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公共停车设施“改扩建”和“平改立”,计划至2025年底在上述区域新建改建公共停车泊位9万个以上。
二是多措并举增加小区泊位供给。严格落实新建配建标准,明确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一般不低于1∶1.1,新建医院、商场等公共建筑,按每百平方米1.1—1.5个车位配建。结合城市更新、老旧小区改造,指导地市根据小区现状和居民实际需求,通过拆除违法建筑、改造绿化设施和空闲场地、移植绿化等措施增加停车位,改造更新小区车辆出入管理系统,缓解停车矛盾。推进老旧小区片区化改造,通过整合老旧小区周边零散低效用地,进一步推进停车场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满足居民停车需求。
根据现行《安徽省定价目录》,我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授权市、县人民政府制定。近年来,我省积极完善政策,从严抓好落实,推进机动车停放服务规范有序。
2024年9月,制定《安徽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》,对停车收费管理层级、定价形式、政府定价范围等作出规定,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圈地、划片收取机动车停放服务费;停车设施经营者、管理者收取机动车停放服务费,应当为机动车停放者提供合法的收费票据,或者提供收费票据获取渠道;鼓励停车设施经营者、管理双赢彩票在线购彩 双赢彩票平台者通过网络、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公开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、收费收入和支出等信息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
同年,出台《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行为监督检查工作规范》,对“是否按规定进行明码标价、是否执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、是否按规定免收机动车停放服务费、是否存在价格欺诈、是否存在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、是否存在其他违法情形”等六方面事项实施重点监督检查。
下一步,我们将积极会同各职能部门,认真吸收借鉴您提出的宝贵建议,持续抓好城市停车管理工作,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的“停车难、停车乱”问题,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,切实增进民生福祉。
一是持续优化停车设施供给与布局。充分挖潜利用广场绿地、地下人防工程、交通设施用地等有限空间资源,增设公共停车泊位。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和老旧小区改造,重点推进老城区、学校、医院、商超、农贸市场等区域的公共停车设施“改扩建”和“平改立”工作。同时,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停车泊位及充电设施配建标准,并加强大型商场、医院、学校、文体场馆和交通枢纽等配套停车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。
二是持续提升智慧停车管理水平。强化智慧赋能,推动“动态”交通与“静态”交通高效协同。细化停车分区管理,大力推广错时共享停车模式,推进停车诱导、共享利用和无感支付,有效提升停车资源周转效率。积极指导省内各地加强统筹协调,支持智能停车产品研发和整体解决方案应用,不断提升智慧停车管理效能。
三是持续推进违法停车综合治理。科学规划设置人行道停车位,兼顾停车需求与行人通行安全。加大执法力度,依法提高违停处罚标准。在重点区域合理设置物理隔离设施,坚决遏制机动车违规占道行为,切实保障行人的路权和安全。
Copyright © 2024 双赢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005013号